小香菇撐起“致富傘”
——西岔鎮特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“好豐景”
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蘭州新區報
李怡青
時間: 2025/10/29/ 11:44
字號:[大][中][小]
走進蘭州新區西岔鎮新盛村的香菇大棚,濕潤的空氣里裹挾著菌菇的清香,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,一個個飽滿的香菇從菌棒間簇擁而出,白胖的菌蓋邊緣泛著鮮嫩的光澤,村民們穿梭其間,指尖輕捻便將成熟的香菇采摘入筐,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。
這五座香菇大棚不僅是村里的“致富園”,更是村民家門口就業的“幸福場”。
  誰能想到,這片生機勃勃的產業基地,曾面臨資金缺、技術弱的起步難題。為讓香菇產業真正落地生根,西岔鎮積極搭建幫扶渠道,一方面精準對接資源,幫助新盛村化解產業發展中的資金缺口,為大棚建設、菌棒采購等關鍵環節提供保障;另一方面邀請農業技術專家駐點指導,從菌菇培育的溫濕度控制,到病蟲害防治技術,手把手向村民傳授經驗,一點點破解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,為香菇產業規模化、標準化發展筑牢根基。
今年9月初,新盛村五座陽光大棚正式建成投用,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培育,香菇迎來盛產期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產出香菇4萬多斤,產值達14.7萬元。這筆“致富金”不僅填補了村集體收入缺口,更讓村內基礎設施改善、公益事業推進有了可持續支撐——村口的小路修得更平整了,文化廣場的健身器材也配齊了,產業發展的紅利正轉化為村民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幸福。
“以前總愁著要照顧孩子,沒法出去打工,現在在大棚里摘香菇、分揀,一天既能掙點生活費,還能隨時回家照看娃,日子踏實多了。”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的新盛村村民馬勤梅,一邊麻利地從菌棒上摘下香菇,一邊笑著說起現在的生活。

像馬勤梅這樣的村民還有不少,香菇大棚運營之初便聚焦“脫貧戶、留守婦女、老年人”三類群體的就業需求,設置了采摘、分揀、包裝等低門檻崗位,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帶動10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業,人均月增收達2000元以上。
如今的新盛村,香菇大棚里的菌棒還在源源不斷產出“金疙瘩”,村民們的日子有了更長遠的盼頭。這份成功的喜悅也迅速轉化為清晰的增收規劃。據介紹,西岔鎮計劃在2026年申報擴建20至50座高標準香菇大棚,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,同時探索“線上直播+線下批發”的雙渠道運營模式——線上邀請主播走進大棚,實時展示香菇采摘、包裝全過程,讓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新鮮;線下對接周邊商超、農貿市場,建立穩定批發渠道,通過拓寬銷售路徑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“我們想把香菇產業做得更穩、更大,讓更多村民能在家門口就業增收,也讓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強。”談及未來,西岔鎮新盛村村書記虎瑤成表示,將持續在品種優化、技術升級、市場拓展上下功夫,推動香菇產業提質增效,讓小小的香菇撐起村民增收的“致富傘”。

客戶端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

官方頭條

官方抖音

學習強國
主辦單位:中共蘭州新區工作委員會 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
網站標識碼:6201000059
隴ICP備17002353號-1
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108號

個人中心
退出登錄